中巖大地復合管樁研究與應用
通過北京市科技成果鑒定
近日,北京中巖大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巖大地”)聯合北京市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北京建工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和北京市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等單位共同完成的科技成果《密實砂卵石層水泥土復合管樁研究與應用》通過北京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組織的科技成果鑒定,成果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持續快速發展及城市化進程加快,城市核心區老舊建筑改造也越來越多。這給地基基礎技術的創新發展帶來了新機遇和新需求,同時也帶來了新挑戰與新問題。
北京工人體育場位于北京市中心城區內的朝陽區,東二環與東三環之間,緊鄰新老使館區。其所處位置的特殊性,對施工噪音、揚塵等綠色施工要求高;整個工程建設場地周邊的人、車流量大,施工車輛運行受限,經常造成長時間區域性交通堵塞,導致場外物料運輸嚴重受限。


北京工人體育場改造復建項目的基礎形式為樁筏基礎(抗拔樁、抗壓樁)。若采用傳統灌注樁工藝,主要存以下幾個痛點:
1、大體量商品混凝土連續澆筑難以保證
工體項目工程樁總量約 1.6 萬根,若全部采用灌注樁需 8.3 萬方混凝土,在短短四個月的工程樁施工工期內,難以保證如此大體量混凝土的持續供應。
2、灌注樁施工工效慢、綜合造價較高
泥漿護壁灌注樁工序多且復雜,工效難以提升;混凝土及鋼筋用量較大且施工造價較高,直接影響整個項目的綜合造價。
3、工程樁施工噪音及污染控制嚴格
? ? ?工體項目地處東三環三里屯街道,緊鄰使館區及光彩國際高端住宅小區,周邊商業發達,噪音控制晝間為 65dB,夜間為 55dB,社會各界對項目的綠色施工措施密切關注。一般旋挖灌注樁施工工藝噪音在 100dB 左右,且現場存在大量泥漿排放,需外運大量渣土,難以達到項目的綠色施工要求。
4、施工質量要求嚴格
灌注樁施工材料需大量現場加工,鋼筋籠焊接量大,焊縫質量難以保證,混凝土運輸時間長,對于密實砂卵石層,極易發生塌孔縮徑等灌注樁通病。因此如何保證工程樁成樁質量也是本分項工程的重點。


基于北京工人體育場改造復建項目樁基工程痛點,中巖大地等單位著手針對密實砂卵石層應用水泥土復合樁的課題研究,結合國內外樁基施工技術現狀,通過方案比選、原位樁試驗、專家論證等措施從設計、構造、受力、施工、質量控制等全方面進行分析,總結出一套應用于密實砂卵石層的水泥土復合管樁技術。該技術解決了城市核心區施工噪音污染及混凝土連續供應問題的同時提高施工工效,節省工程造價,并擴大了復合樁適用范圍,為此類樁基工程在密實砂卵石層應用提供了研究基礎及數據支撐。
本課題研究自2020年11月開始立項調研及設計研討,到 2022 年6月完成工作總結及項目結題,并于2022年7月29日通過鑒定委員會鑒定,認為該技術成果總體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經濟、社會、環境效益顯著,具有推廣應用價值。
中巖大地秉承“悅人達己,創新卓越”的企業理念,始終致力于巖土工程領域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的技術研發與創新,促進行業發展與進步。在復合樁基礎領域,中巖大地針對不同地層自主研發的復合樁新工藝---高速深層攪拌復合樁(DMC樁)與異位攪拌植入復合樁(EMC樁),已取得眾多豐碩成果與大量項目應用。